ERP系统下的间接经济效益 ERP系统下的间接经济效益 直接经济效益是企业建设ERP系统追求的重要目标。但也不能忽视ERP系统给企业带来的另外一种隐性的效益,它不像直接经济效益能够量化,但它会给企业带来间接的、潜移默化的影响,这些变化通常称为间接经济效益,或称为社会效益,它们对企业的集成化管理、改善财务组织方式及增强企业竞争优势等会有较大影响。因此,企业在在分析实施ERP系统时也要重视潜在效益的发挥。
1 ERP系统使企业实现了集成化管理 ERP系统是一个集成化的系统。信息上的集成,可以做到信息共享,公司决策层和各级管理工作人员可随时掌握市场销售、生产和财务等方面的运行状况。可以不断改善经营决策,提高企业的应变能力和竞争地位,要求各个部门加强相互之间的信息和工作沟通,这改变了传统管理方式下员工之间的协作方式,特别是使管理人员从繁忙的事务中解脱出来,致力于实质性提高管理水平的工作。ERP系统通过数据结构的统一实现了不同模块之间数据的实时传递,从而将整个系统集成统一的整体,实现供应链上各个环节信息的高度统一,实时反映企业的运营状况,为管理决策提供及时准确的信息,从而打破了传统企业信息隔离和信息“孤岛”状态,实现了管理数据的共享。
2 改善财务工作的组织方式 ERP系统可以冲击企业“金字塔型”结构的解体,使企业组织结构的逐渐扁平化。在财务组织模式上,财务管理层级将减少,财权和控制范围相应加大,财务人员可参与到跨职能的专业人员团队,共同解决某个问题或完成某项任务,有助于整合组织的战略资源,起到提升组织内在品质的杠杆作用。当前ERP信息系统技术被用于经营任务管理和过程再造,这种转型实现了经营单元之间的高效合作,改善了组织范围内的价值链。ERP系统的发展使财务人员从繁琐的数据处理中解脱出来,一定程度上使信息增加了透明度。无论什么业务或费用只要进入系统就会受到总部和有关监督人员的监控,且数据一旦录入就很难更改,通过ERP系统的透明性达到对企业财务信息的实时监督。由于ERP系统,可以公开反映和披露相关会计信息,在某种程度上限制了少数拥有或掌握内部信息的特权人士谋求不正当利益行为的发生机会,降低了企业的经营风险。
3 避免社会资源的无效浪费 企业存在的价值是高速高效率地运用社会资源。为社会提供某种需求、服务或产品,利润是衡量企业利用社会资源效率的标准,如果劳动效率低、资源利用效率低,为社会做同样的贡献就要消耗掉更多的社会资源,利润率就会下降。ERP系统把信息作为企业运作所需要的重要的资源,使信息资源的开发和利用达到了一个新的水平,它能提供客观、完整的企业会计信息,使投资者在进行决策时,无需进行大量的信息搜寻活动。否则,尽管对每个投资者而言,信息搜寻符合成本效益原则,但基于整个社会考虑,单个投资者信息搜索成本之和必然大于企业提供信息的成本,造成社会资源的无效浪费。此外,信息搜寻活动也会导致投资者之间信息不均衡,加剧了信息的不对称,降低了资本市场的效率。
4 增强企业竞争获胜的优势 伴随着全球经济一体化进程的不断加快,以及信息技术的广泛应用,企业所处的经济环境发生了根本性的变化。面对日趋激烈的全球化市场竞争, 中国企业在经济增长方式上正在实现由粗放式经营向集约化经营转变,在这个转变过程中,ERP将成为得力的助手,在ERP状态下,资料是联动的而且随时更新。每个有关人员都可以随时掌握即时的资讯,促进各种信息质量提高,信息获取速度和交换频率显著加快,这些因素增加了企业经济上的有效性和组织上的有序度,提升了企业的管理水平和决策水平,为企业赢得竞争优势,扩大与对手差距创造了有利条件。 通过ERP项目的实施,东阿阿胶取得了明显的经济效益,表现在:加强了集团公司对成员企业资金使用的监管力度;实现了决策科学化、管理规范化,减少了决策的盲目性;彻底解决了信息“孤岛”现象。充分共享企业内外信息资源,整体上提高了企业对市场的反应能力,使企业从传统的制造模式转变为现代先进的制造模式。 众多的企业积极引进ERP系统,都收到了良好的成效。有越来越多的企业认识到需要在企业中建立起符合国际规范的,管理模式,只有借助于现代化的计算机管理手段来不断提高自身的管理水平,壮大综合实力,才能在市场上获得竞争优势,为企业带来更多的经济效益。
|